míngérgōng

鸣鼓而攻


鸣鼓而攻 (鳴皷而攻 ) 是一个汉语成语,拼音是míng gǔ ér gōng,鸣鼓而攻是褒义词。。。。

鸣鼓而攻

拼音读音

拼音míng gǔ ér gōng

怎么读

注音ㄇ一ㄥˊ ㄍㄨˇ ㄦˊ ㄍㄨㄥˊ

繁体鳴皷而攻

出处先秦 孔子《论语 先进》:“季氏富于周公,而求也为之聚敛而附益之。子曰:‘非吾徒也,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。’”

例子不惜鸣鼓而攻,这倒不仅是一种曲解,简直是一种诬蔑!郭沫若《沸羹集·新文艺的使命》

正音“而”,不能读作“ěr”。

用法偏正式;作谓语、宾语;含褒义。

辨形“攻”,不能写作“功”。

辨析鸣鼓而攻与“偃旗息鼓”有别:鸣鼓而攻含有公开地进行某项工作的意思;“偃旗息鼓”则含有不声不响地停止行动的意思。

近义词兴师问罪

英语convict and denounce in public


※ 成语鸣鼓而攻的拼音、鸣鼓而攻怎么读由语文词库网成语大全提供。

在线汉字转拼音






※ 与(鸣鼓而攻)相关的成语及拼音:
圆颅方趾方脚圆头。指人类。
如履薄冰好像踩着薄薄的冰。比喻在危险的境地而提心吊胆。
暮史朝经经:指儒家经典。晚上读史书,早晨读经书。形容勤奋好学。
争先恐后争着向前;唯恐落后。
仁义道德泛指旧时鼓吹的道德规范。
饿虎吞羊饥饿的老虎活吞一只羊羔。比喻迅猛贪婪。
多情善感感情丰富,容易伤感。
一哄而起喧闹;起哄。经过一阵喧闹便马上行动起来。形容无组织无计划地行动。
作乱犯上犯:冒犯。违抗尊长或朝廷,为悖逆或叛乱的行为。
前脚后脚比喻紧跟着。
目眩心花眩:眼花;花:模糊不清。眼花缭乱,心神迷乱。
大开方便之门给予极大的方便。
有血有肉有生命;有活力;形容文艺作品形象生动;内容充实。
珠玉之论形容精辟的言论,卓越的见解。
勤学苦练认真学习,刻苦训练。
知往鉴今鉴:借鉴。了解过去作为今天的借鉴。
男大当婚指男子成年后要娶亲成家。
生知安行生来就知道天下通行的大道,从容安然地实现天下的大道。
故态复萌老样子又重新恢复。指原来的旧习气和老毛病又重犯了。
落落寡合落落:孤独的样子;不合群。寡:少;合:合群。孤孤单单;很难合群。
鹬蚌相争“鹬蚌相争,渔翁得利”的省语。比喻双方相持不下,而使第三者从中得利。
义不容辞义:道义;容:允许。辞:推辞。道义上不允许推辞。
移日卜夜指昼夜相继。
圆凿方枘凿:榫眼;枘:榫头。方榫头插不进圆榫眼。比喻不相投合;格格不入。
过甚其词话说得太过分;与实际不相符。
争分夺秒不放过一分一秒;形容对时间抓得很紧。也作“分秒必争”。
饿殍满道殍:饿死的人。满路都是因饥饿而死的人的尸体。形容饥荒灾祸严重,人民大量死于饥寒的惨状。
骂骂咧咧指在说话中夹杂着骂人的话

最近成语拼音查询: 更多成语的拼音