目不忍视,耳不忍闻的成语故事


目不忍视,耳不忍闻

拼音mù bù rěn shì,ěr bù rěn wén

基本解释不忍心看,不忍心听。形容情景十分凄惨。

出处康有为《大同书》乙部:“若将其坑降之迹演以杂剧,累一月描写之,当无人不恻动其心,哀矜涕泗,目不忍视,耳不忍闻矣。”


暂未找到成语目不忍视,耳不忍闻 的典故!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目不忍视,耳不忍闻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历史出处
支支吾吾清·文康《儿女英雄传》第五回:“我既这等苦苦相问,你自然就该侃侃而谈,怎么问了半日,你一味的吞吞吐吐,支支吾吾?”
扫地出门清 李绿园《歧路灯》第84回:“有七八年的,也有三四年的,也有昨年的,也还有几次利息还过的。要是清白扫地出门,总得两千两。”
以权谋私邓小平《一靠理想二靠纪律才能团结起来》:“有的党政机关设了许多公司,把国家拨的经费拿去做生意,以权谋私,化公为私。”
算无遗策《晋书 桓玄传》:“自谓经略指授,算无遗策。”
人心归向《晋书·熊远传》:“人心所归,惟道与义。”
胆寒发竖五代·王定保《唐摭言·好及第恶登科》:“李少卿又曰操空弮,冒白刃,闻者靡不胆寒发竖,永为子孙之戒。”
仁义道德唐·韩愈《原道》:“后之人,其欲闻仁义道德之说,孰从而听之。”
花拳绣腿清·钱彩《说岳全传》第69回:“只见张国乾缚得花拳绣腿,戚光祖、戚继祖两个教师在后面跟着,走上台来,两边坐定。”
冠绝一时《晋书·刘聪载记》:“十王习击刺,猿臂善射,弯弓三百斤,膂力骁捷,冠绝一时。”
飞檐走壁清 吴趼人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》第26回:“这个人本来是一个飞檐走壁的贼。”